2018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招收简章
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简介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以文物研究、保护、修复和培训为主要职责的知识密集型、科研创新型的综合性公益事业单位,以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交叉融合为基本特色,是国家文化遗产领域最重要的专业力量之一。具有考古发掘资质、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世界遗产研究、大遗址保护、文物修复、文物保护政策理论研究、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主持了一批技术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大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尤其以长城资源调查、大运河、花山岩画申遗、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维修、集安高句丽墓葬壁画原址保护、山东定陶汉墓保护、应县木塔保护维修、广东“南海I号”船体及出水文物的现场保护、承德避暑山庄石质文物修复等国家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在国内文物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此外,完成了新疆库木吐喇石窟揭取壁画保护修复、西藏哲蚌寺、大昭寺壁画抢救性保护修复。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财政部及商务部、科技部、国家文物局等重大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基金课题;100余项中央财政经费项目(含院自主科研项目)。承担的项目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拥有1600余平方米实验室用房,科研仪器设备211台,其中大型设备(50万元以上)20台,中型设备(20万元以上)15台,20万元以下设备176台;建设了较高标准配置的金属、石质、壁画、纺织品、纸质、陶瓷修复实验室及古建筑结构实验室,并配置了移动实验车。可以开展文物保护所需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以及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和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可以配合各种材质文物的修复工作开展相关教学和研究。院藏古籍23000余部(18万余册/件),其中不乏珍贵的刻本、抄本和稿本。院藏涉及19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原状及保护与修缮工程实况的历史照片18182张,古建筑图纸8000余张和金石拓片11738种,以及制作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古代建筑及斗栱模型59件。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荷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合作委员会邀请,参与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工作。承担中国政府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肯尼亚、尼泊尔、蒙古国等文物古迹抢救保护和考古监理工作。
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于2010年正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相关专业博士进站开展科学研究。
二、2018年博士后招收事项
2018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相关事项如下:
(一)招收条件和人数
1.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
(2)近3年内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皆优,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一般不超过35岁;
(3)具备全职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2.招收人数
本工作站2018年拟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8名左右。
(二)招生方向
(三)在站待遇
1.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期间,工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5〕8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发放,具体数额可在签订《工作协议书》时确定。各类保险和公积金等待遇比照本院员工对待。
2.提供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寓。
3.提供博士后研究人员办公和研究条件。
4.按照年度研究项目计划,给予一定科研经费支持。
(四)报名要求
本工作站实行分批招生,凡有意申请本工作站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可分别于2018年4月10日、2018年6月30日、2018年9月30日时间节点前提出申请,提交以下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一式三份(在中国博士后网站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通过“博士后进出站”全国博士后交互式网上办公系统填报相关内容并打印);
2.博士学位证复印件(或通过答辩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有关证明材料)2份;博士论文及2篇学术研究代表作(包括获奖证书、鉴定、专利证书等);研究计划概要(3000字左右);
3.本学科两位博士生导师推荐信,一式3份(在中国博士后网站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下载);
4.如申请人为留学博士,还需提供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推荐意见;
5.身份证复印件。
上述报名材料,恕本站不再退还。
(五)申请及招收程序
1.申请人在2018年4月10日、2018年6月30日、2018年9月30日时间节点前将所需申请材料邮递至联系人;
2.我院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原则,对申请人进行初评和面试;面试通过者将安排体检,体检合格方能办理进站手续。
3.录用博士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进站手续,无特殊情况不按时报到者,按自动退站处理。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党志刚、郭开凤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高原街2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科研与综合业务处
邮政编码:100029
咨询电话:010-84635967、010-84647397
电子邮件:kezongchu@cach.org.cn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
热点阅读
-
西南财经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高水平人才、优秀博士)
-
仰恩大学202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
-
广西医科大学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
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2025学年教师招聘启事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2025年全球人才招聘
-
桂林旅游学院2025年人才招聘公告
-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24年青年人才招聘公告
-
安徽理工大学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优青(海外)项目
-
上海大学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
-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2025年诚邀海外英才申报优青(海外)项目
-
武汉工程大学2025年诚邀海内外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
深圳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5年诚邀海外学者依托申报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
中国社会科学院2025年度公开招聘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本公告长期有效)
-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赵德峰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
广东科技学院2024-2025学年公开招聘博士公告
-
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2025年诚邀海外优秀人才依托申报优青(海外)项目